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心血管内三科完成首例CRT-D起搏器置入术

发布日期:2021-10-01浏览次数:7607

近日,心血管内三科孟亮主任团队,为一名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合并冠心病、严重心衰的患者置入一台具有抗心衰、预防猝死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三腔起搏除颤器”(CRT-D)。这是我院首例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首例心脏再同步化三腔起搏除颤器(CRT-D),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56岁男士,患有“扩心病合并冠心病、严重心衰”。近来,该患者频繁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时有夜间憋醒现象,走路、洗漱等日常轻体力活动都会引起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心脏彩超提示患者心脏明显增大,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已达78mm(正常应≤50mm),同时心功能已明显下降。心衰指标BNP已高达正常高值的8倍多。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后,确定引起该患心衰的罪魁祸首是扩心病合并冠心病即双心病共同导致。心血管内三科主任孟亮和患者的主治医生王微针对患者病情综合分析,制定了全面系统的药物治疗方案。经治疗,患者心衰明显减轻,但仍不能有效控制。

孟亮主任介绍,患者左心明显增大,这将使左心室收缩明显晚于右心室,两心室始终不同步收缩舒张,这就像二人三足,如果两人不同步协调迈步就将严重影响共同前行,互相影响,结果事倍功半,反之如果两人协调一致,同时迈步,那么走路速度立即就会明显提升。人体心脏的两个心室也是一样,正常情况下,两心室几乎同时收缩舒张,所以心室泵血能力最大化,但这个患者左右心室已不能同步舒缩,因此泵血能力明显下降,这一方面使全身供血明显减少,各系统机能下降,所以患者会感到气短、乏力、运动耐量下降;一方面又因大部分血液瘀滞在左心室,左心室就无法有效接纳来自肺静脉回流的血液,造成肺静脉瘀血,所以患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夜间平卧时,静脉回流增多更会雪上加霜,加重肺瘀血,患者经常会憋醒。药物治疗只能减轻静脉回流,减少心脏负担;营养心肌,为心肌提供营养能量;有限程度地增强心肌收缩力,这些作用能一定程度的减轻病情、改善症状,但始终无法解决左右心室不同步的心脏低效工作模式。

目前,针对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左右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才可有效解决,而三腔起搏器就是这种工作原理,因此有效改善了双心室的同步性,大大提升了心室泵血效率,增加了全身血供,减少了肺瘀血,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

孟亮主任说,患者病情较重,由于双心病不仅导致心脏功能现明显下降,结构上也已发生器质性改变,因此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机率明显增加,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因此预防发生是至关重要的,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即有效起到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心脏再同步化三腔起搏除颤器(CRT-D),兼具上面所述的双心室同步起搏及抗恶性心律失常的功能,被称为是目前最先进的改善心衰、预防猝死、改善预后、延长寿命的起搏器。

因此,孟亮团队决定为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三腔起搏除颤器植入术。CRT-D的手术置入技术要求很高,除需掌握常规起搏器置入技术外,还要掌握冠状静脉窦逆行造影技术和左室电极心脏静脉置入技术。同时因为该款起搏器有除颤功能,因此该款起搏器体积明显大于常规起搏器,所以术中不易术制作囊袋,以上因素都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孟亮主任带领心血管内三科团队共同努力,成功为患者安置了CRT-D,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双心室同步性明显改善,心功能明显恢复,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夜内可平卧入睡,未再出现憋醒现象,轻体力活动不受限,生活质量大大提升。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这将为今后药物难治性心衰患者和猝死率高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手段,为他们带来福音。


微信图片_20211003132122.jpg三个起搏电极(其中有1个电极既是起搏电极,又是除颤电极)

2.jpgCRT-D起搏器

3.jpg心脏冠状静脉窦逆行造影

4.jpgCRT-D起搏器和三个电极的头端


专家介绍

5.jpg


孟亮,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同时熟练掌握冠脉造影、冠脉支架置入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等先进的介入诊疗技术。被评为”沈阳市十佳青年科主任”。


文稿来源:心血管内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