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园地

北方大雪来袭,老人要避免“马路杀”!

发布日期:2023-12-18信息来源:宣传科浏览次数:5589

冬天已至,寒潮来袭,最近全国冷空气和大雪接踵而来,特别是今年的沈阳,降雪来的早而猛烈,湿滑的路面对老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全球每年约有30余万人死于地滑跌倒,其中老年人占一半以上。我国卫健委的数据表明,65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发生率为58.03/10万,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性死因,可称之为“头号杀手”。近日,医院接诊因地滑摔伤而引起骨折的患者有所增多。

微信图片_20231218091444.jpg

在马路上摔倒所引起的骨折中,有一种骨折被业内人士俗称“马路杀”,它就是“桡骨远端骨折”。因为,在马路上行走因地滑不慎摔倒时,我们习惯性的无意识的动作就是上肢展开,手掌触地。这个动作保护了躯干和头部,避免了上述部位直接受力,但是却苦了手腕部,直接的力量冲击极易引起“桡骨远端骨折”。

微信图片_20231218091447.jpg



桡骨远端骨折有什么症状?



桡骨远端骨折非常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一般因摔倒时手先触地引起,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尺骨远端骨折和桡腕关节或者下尺桡关节的损坏。所以桡骨远端骨折一般均有滑倒摔伤手触地病史,骨折发生时可见腕部变形,有“银叉症”或者“枪刺样”改变。疼痛的同时可以感觉到前臂远端腕关节以上部位异常活动,并且常伴有骨摩擦感觉。

微信图片_20231218091448.jpg



伤后怀疑桡骨远端骨折了怎么办?



一旦怀疑摔伤引起了桡骨远端骨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固定腕部,避免骨折引起二次伤害。可以用没有受伤的手握住受伤的腕部,或者使用身边可以找到的硬纸板、木板托住受伤的手腕和上肢,避免骨折部位活动。然后检查手部血运和感觉,能否活动手指,是否有血管神经损伤。另外,还要及时检查有无头部、胸腹部重要脏器损伤。如果仅有桡骨远端骨折,妥善固定后可以自行到就近医院就诊。如果有神经血管损伤或者复合重要脏器损伤,一定要急呼120,由专业医生转运至医院。到达医院后拍个X线片就可以明确诊断。



桡骨远端骨折怎么治疗?



如果不幸发生了“马路杀”桡骨远端骨折,内心压力不要太大。虽然骨折疼痛是非常巨大的,但只要及时正确治疗,不至于产生非常严重后果,桡骨远端骨折也并不全都需要手术治疗。那么骨折了怎么办呢?

1.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没有移位或者多数有移位的骨折,都可以经过手法整复骨折达到良好复位,然后采用小夹板或者石膏固定,无需住院,定期复查,等待骨折愈合后去除夹板石膏,康复练习即可。但是前提是骨折没有累及腕关节面,或者经过手法复位后腕关节面达到了良好的恢复。关节面移位较重的骨折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有些患者难以耐受石膏固定,因为石膏固定透气性差,较沉重,影响手指活动等。可以在手法闭合整复后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相对轻便,手指活动范围大,较石膏固定容易康复练习。

3.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对于少数骨折粉碎严重,关节面受累,移位明显难以手法复位的骨折,需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目前手术多采用微创手法,仅做上肢局部麻醉下小切口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一般手术后不需要固定石膏或者夹板,第二天就可以自由活动。

无论何种固定方式,我们都需要积极的康复练习。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微信图片_20231218091449.jpg


相关提示





跌倒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老年人往往患有骨质疏松症,跌倒时极易发生骨折,最多见的是“马路杀”桡骨远端骨折。虽然桡骨远端骨折并不马上致命,也没有髋部骨折那些可怕的卧床并发症,但若处理不当,也可导致腕部长久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腕及手指功能丧失,因此医生常把老年人因马路湿滑跌倒所致的桡骨远端骨折叫做“马路杀”。

老人跌倒,多数人首先浮现的念头是“意外”或“不小心”。但其实,由于老年人特殊的体质和生活环境,跌倒不单是一个“意外”就能完全解释的。跌倒往往意味着老年人身体、生活方式或周围环境可能需要做整体考虑和调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科普作者介绍




微信图片_20231218091451.jpg




蔡振存 骨外一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骨科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沈阳市拔尖人才,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沈阳医学院青年名医,星空体育首届青年骨干,沈阳医学院教学督导、优秀教师、教学标兵,沈阳市青年教师授课大赛技术标兵,辽宁省高校教师授课大赛二等奖,东北三省一区教师授课大赛一等奖。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医学会ERAS分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沈阳医师协会数字骨科专委会秘书,《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曾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工作学习6年,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进修半年。工作以来独立完成骨科手术1800余例,开展我院首例儿童骨折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在老年骨科、儿童骨科和数字骨科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主持科研教改课题10余项,在研经费60余万元,于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和十三五规划教材4部,获得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