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明,心血管内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沈阳医学院、医院优秀教师。长期从事临床一线教学工作,心血管病学骨干教师。
2019年获沈阳医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暨混合式“教+学”比赛一等奖。
2019年获高等学校医药类课程混合式课堂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被授予“混合式教+学金课”。
2019年获“第九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小时候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老师们总会问我们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当时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保家卫国的子弟兵,或者当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亦或当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一不小心同时实现了两个愿望。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星空体育,成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同时还承担临床教学任务,通过系统学习及岗前培训,于2012年成功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临床带教实习,并于2013年开始理论授课。
医学教学内容多,授课学时有限,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每次都会认真备课,但初始授课之时采取的授课模式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因为医学内容普遍晦涩、枯燥,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们理解、记忆,会间断举一些临床小案例或者打比喻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但这一阶段授课思维僵化,虽能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学生们一堂课下来要么疑点重重,要么脱离学习轨道,只有部分同学能领会整堂课程的内容,那时候的课件相当于教科书的复制体,因为惧怕同学们跟不上节奏,所以会刻意把所有内容都写进课件,为的是即便他们走神了,再一抬头看课件还知道我讲到哪儿了,还可以继续听下去。但慢慢的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老师课堂授课累、学生课堂听课累,授课效果不佳。
近两年,学校大力推广“混合式教+学”,作为第一批参与者,改革的过程痛苦并艰难,开始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备课,更不知道怎么上课。为了弄明白何为“混合式教+学”,不断的查阅资料,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从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到如何利用各种软件丰富自己的课件,从如何在混合式教+学医学智能教学平台上传资料,到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一点点学习,一点点调整。
2019年4月学校举办“沈阳医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暨混合式“教+学”比赛”,这次比赛是我成长的契机,是对既往认知推倒重来的痛苦经历。因为对混合式教学认知不足,备战的过程异常艰辛、走了很多弯路,尤其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量大,只能利用工作之余查阅资料、调整课件,那段时间随身携带电脑成了常态,那段时间凌晨入睡成了常态,只为了能利用每一分钟去调整自己的思路、打磨自己的课件,终于在经过10余次调整之后如期站在了比赛的讲台,当我20分钟的授课结束时,那响亮的掌声及各位老师欣喜的笑容告诉我,我成功了。随后又代表医学院参加“高等学校医药类课程混合式课堂教学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并被授予“混合式教+学金课”及“第九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荣获三等奖。一张张的证书证明我曾经努力过,更证明我成长了。
成长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一系列的比赛和学习让我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现在的我,上课不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忙碌到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因为我按照“混合式教+学”理念重新设计了教学流程,课前需要依托混合式教+学医学智能教学平台构建教学平台,更加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适时加入课堂思政内容,言谈举止之间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学生们在线下课堂教学前已经通过教学平台微课视频、图片、思维导图等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线下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典型的临床病例引入,在病例推演过程(设置临床情景模拟)中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知识点。这时的课件也变得鲜活起来,变成了引导学生学习整个章节知识点的引线;这时的课堂也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时的课堂终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是桥,是一座看似最不起眼的桥,也是最伟大的桥,连接着学生和希望,愿我们努力投身于教育改革大潮,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努力实现我们的育人理想。
非常感谢学校和医院能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让我们不断的接触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手段。在各位前辈帮扶下,我在教学的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继续一起前行,在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辛苦耕耘,不负所托。